
綠色環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始終致力于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
為綠色讓步是恒申從未停止的追求。
-
循環經濟 -
工藝優勢 -
環境保護
-
我們追求產品的可持續性,在產品研發和生產中遵循“3R”原則,減少、回收和重復使用,為客戶和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對環境負責。
己內酰胺
2021年申遠己內酰胺總產量已超過設計產量(60wt)但各項污染物指標同比下降真正做到增產不增污,實現環保、綠色發展。
再生錦綸
恒申錦綸6再生纖維是將聚酰胺廢料通過回收、篩選和獨特轉化工藝加工制備而成。已通過GRS全球回收標準認證,并與SGS合作開展碳足跡核算,生產一噸再生紗碳排放5.22 tCO2e/t,相比于同規格常規紗10.08 tCO2e/t,實現減排48.2%。未來,恒申將持續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帶動更多客戶和消費者使用綠色、低碳產品,助力國家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為環境添加更多綠色。
-
己內酰胺HPOplus?技術:
全球最成熟穩定、安全環保的己內酰胺生產工藝之一,副產品硫酸銨更少,物耗能耗更低。申馬環己酮環己醇水合法工藝:
比傳統氧化法工藝單耗低、污染小、效益高、更安全。該工藝是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在20世紀90年代引進日本旭化成2.7萬噸/年技術的基礎上,不斷消化、吸收和創新。聚酰胺瑞士伊文達VK管式反應技術:
從瑞士伍德伊文達-菲瑟公司引進,是世界上目前高品質聚酰胺生產技術之一,有效提高了裝置生產的規模效應,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降低三廢排放。錦綸一次牽伸熱定型工藝:
粗旦錦綸6單絲及分纖母絲采用紡牽一步法結合一次牽伸熱定型工藝高速紡出,纖維能耗較二步法降低20%以上。 -
廢水變景觀用水
申遠引進中水回用系統,一期和二期工程可回收利用水量共600噸/小時,廢水回收利用率約可達40%。
化纖板塊投入640多萬建設厭氧生物處理法污水處理站,設計日處理廢水1500余噸,全程收集處理生產廠區污水。經分級處理后的污水絕大部分回流至回用水池用于廠區綠化植被用水,部分污水按規范排放至市政管網再次集中處理,極大限度減少對周邊水體及土壤的污染。廢渣成優質化肥
己內酰胺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硫銨母液,將加工成優質化肥硫銨,出口到東南亞,可適用于堿性土地的修復與改良。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全部由專業資質環保公司回收處理。硫銨、煤等在輸送、使用和包裝過程中,全封閉操作,確保不對周邊環境造成揚塵影響。
廢氣、廢液轉化為熱能
歐洲福邦特硫酸銨工廠使用己內酰胺生產時產生的廢熱,可減少能耗超 80%。
申遠工廠的廢氣、廢液全部管道輸送至焚燒爐進行焚燒,轉化成熱能,最終排放二氧化碳和水,焚燒顆粒物由布袋除塵器進行過濾。
化纖工廠積極響應政府關于《福州市燃煤鍋爐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對公司在用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力恒工廠由原來5臺有效整合為1臺2160萬大卡/時有機熱載體鍋爐,恒申工廠由原來12臺有效整合為2臺2160萬大卡/時有機熱載體鍋爐和2臺2400萬大卡/時有機熱載體鍋爐,鍋爐綜合熱效率較原來將提升12%以上,可年減少用煤8000余噸。同時加強鍋爐尾氣治理措施,選用SDS干法脫硫+氨水SCR脫硝+布袋除塵,在實現超低排放、控制PM2.5、NOx和SOx等復合污染物方面應用效果良好,且滿足國家關于《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T-13271-2014】規定的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排放要求,為打響藍天保衛戰,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再次貢獻恒申力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恒申在尋綠水保青山的道路上從未停止,截止2022年11月,化纖板塊投資960余萬元對恒申、力恒分廠揮發性有機物(VOCs)產生車間及污水站實施綜合治理改造,通過結合各車間工藝尾氣成分及濃度,有針對性的選用“水噴淋+靜電吸附”、“UV光分解+水噴淋”等治理方案,最終均達到去除效率85%以上,極大限度去除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異味氣體,實現揮發性有機物(VOCs)尾氣較低濃度排放,對廠區環境空氣質量起到了很大的保護作用。
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
集團針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棄物(化驗室廢液、錦綸聚合殘渣、氨綸聚合廢液、精制殘渣)引入考核機制加強產生環節工藝管理,加大技改投入,如將氨綸聚合、組件工序產生的廢原液重新回收,新增配套設備、改工藝等紡降等絲出售,每年可減少約400余噸危險廢棄物,無法回收利用的危險廢棄物則委托環保部門認可的有處理資質單位集中無害化處理,并建立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嚴格按規定做好危險廢物的收集和轉移工作,杜絕二次污染。一般固體廢棄物則嚴格實行分類儲存綜合回收利用,如鍋爐煤渣則交下游企業壓制保溫空心磚;生活垃圾按規定或標準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爭取物盡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