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申基金會
- 恒申秉承“同創共贏”的發展理念,堅定“實業興邦、產業報國”,把公益慈善當做事業來做,先后成立長樂慈善總會力恒分會、恒申慈善基金會,不斷在教育、救災、助學、助醫、助困、助殘、援建等各方面開展公益慈善活動,已累計向社會捐贈善款超過3億元人民幣。
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會是由恒申控股集團于2013年捐資成立的非公募基金會,福建省5A級社會組織,中基透明指數FTI全國并列第一,先后榮獲“先進黨支部”、“巾幗文明崗”、“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饡P注福建省內婦女群體、鄉村學校教育、公益行業支持三個領域。
愿景:鄉村婦女兒童擁有平等、自主、美好的生活
使命:支持福建鄉村婦女兒童的成長與發展
價值觀:尊重、平等、專業、共創
2018年,隨著企業慈善影響力的不斷提升,恒申慈善基金會當選為2019年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輪值主席;同年,基金會獲得免稅資格;在2020 CRO全球峰會暨首席責任官頒獎典禮上,恒申榮獲“制造業首席責任官”。
關愛服務女性群體
支持鄉村學校教育
公益行業發展支持
精準扶貧
搶險救災
-
01基金會成立伊始,以福建省內女性群體為服務對象,先后發起“恒愛媽媽——頂梁柱式母親支持行動”、“姐妹鄉伴——鄉村婦女自組織支持計劃”、“鄉創姐妹”等項目,通過資金支持、資源鏈接和跟進陪伴等多元化的方式,期望為她們帶來平等、自主、美好的生活。01恒愛媽媽——頂梁柱式母親支持行動
項目介紹
“恒愛媽媽”項目以福建省內“頂梁柱”母親為支持對象,項目通過與志愿者團隊發展起來的基層公益性社會組織合作,以發放生活勵志金為起點,在了解母親的生活狀況和需求時,注重挖掘母親的優勢,調動內外資源,通過直接服務、轉介或整合資源的方式為母親增能賦權,使母親通過自身的努力以及外界的支持,提升應對生活問題的能力,緩解進而解決其所面臨的問題。
項目成果
截止2022年12月,共與16家基層社會組織達成長期合作關系,在全省共支持1110名母親、189名母親子女,78名母親進行就業技能培訓,覆蓋全省8個地市,34個區縣,240多個鄉鎮街道,累計投入資金1166.36萬元。
02姐妹鄉伴——鄉村婦女自組織支持計劃項目介紹
“姐妹鄉伴—鄉村婦女自組織支持計劃”是由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會于2018年發起,以挖掘和培養鄉村婦女自組織為切入點,以助力鄉村婦女實現自我成長與發展,有能力應對并解決她們所面臨的環境和問題為目標的福建省鄉村婦女成長支持計劃。
該計劃在福建省尋找扎根鄉村、有明確目標、致力于解決鄉村問題的婦女自組織,通過為她們提供能力建設、跟進陪伴、社群網絡交流平臺、小額資金等多元化多樣性的支持性服務,助力鄉村婦女在改變自我、服務鄉村的過程中不斷成長與發展。
項目成果
截止2022年12月,項目已覆蓋8地市30區縣47鄉鎮50個村莊的52支婦女團隊,550多名婦女直接參與?;饡膱F隊發展、活動設計、村莊發展等多個方面開展培訓、游學及分享會92場,5100多人次參與。婦女團隊從為老服務、青少年服務、文化保護以及環境美化等方面在村里組織活動2790余場,65480多人次村民受益。
03鄉創姐妹項目介紹
“鄉創姐妹”項目是由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會和福建海西青年創業基金共同發起的鄉村女性創業者支持項目,計劃通過在鄉村選拔、培養鄉創女性,建立鄉創姐妹互助成長的平臺,提高鄉創姐妹的創業技能;培養鄉創姐妹的社會責任感,鼓勵她們投身家鄉建設,帶動村莊發展,鼓勵更多女性參與不同領域的社會分工,提升女性社會價值。
項目成果
截至2022年,項目覆蓋8地市16區縣,開展交流、培訓活動23場,組織領域專家實地走訪10場,直接觸達鄉創女性150人。
-
02青少年教育是國家振興和發展的根本,基金會以“支持福建鄉村婦女兒童的成長與發展”為使命,一直關注青少年教育,為了讓鄉村兒童及青少年獲得更好的教育,先后發起了“力恒”模范小學、“恒愛體育——鄉村兒童健康成長計劃”項目,同時還支持助學、獎教、援建等公益項目,助力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01“力恒”模范小學
項目介紹
少年強則國強,為了讓鄉村兒童及青少年獲得更好的成長與發展,基金會持續關注恒申集團援建的長樂力恒希望小學,設立“力恒”模范小學公益項目,配套校園基礎設施:捐建教學樓、書法教室、籃球場等;引入優秀教育、文化資源,如“防災減災宣傳進校園”、“兒童防性侵安全教育公益行”、“網球進校園”等,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項目成果
項目成立至今,已在省內援建10所長樂力恒希望小學,為希望小學捐贈教師辦公電腦93臺、書法教室1間、操場改造工程1個、捐建圖書角23個、學生快樂健康包990個;在學校內開展了418場的文育活動,受益學生達15400人次,該項目已累計投入資金503.34萬元。
援建學校匯總表 序號 學校 竣工時間 1 壽寧縣犀溪鎮中心小學 2012年1月 2 蕉城區漳灣中心學校 2012年4月 3 閩清縣池園鎮中心小學 2012年8月 4 清流縣長校中心小學 2013年2月 5 建甌市房道鎮尤墩小學 2013年5月 6 閩清縣塔莊鎮中心小學 2013年9月 7 長汀縣新橋中心學校 2017年6月 8 德化縣高陽小學 2017年12月 9 連城縣莒溪鎮中心小學 2017年12月 10 安溪西坪鎮珠洋小學 2020年8月 (數據截止時間:2022年6月4日)
02恒愛體育——鄉村兒童健康成長計劃項目介紹
“恒愛體育--鄉村兒童健康成長計劃”旨在通過體育師資賦能培訓、改善學校體育軟硬件設施、舉辦體育賽事等方式,改善鄉村學校體育教學和大課間活動薄弱的問題,提升鄉村學校體育教育質量和體育氛圍,幫助鄉村兒童在快樂運動中健康成長。
項目內容
1、體育師資賦能培訓:通過陪伴式的培訓與指導,提升專兼職體育老師的業務能力;
2、改善學校體育軟硬件設施:捐贈體育器材、鏈接體育教學活動資源包、經費支持發展體育特色;
3、舉辦體育賽事:舉辦縣市省三級趣味運動會、游學、夏令營、鏈接賽事平臺。截止 2022年12月,項目累計與70所鄉村小學開展項目合作關系,累計開展師資賦能培訓41場次捐贈體育健康包3500個、小籃球架60副、捐建籃球場3個,舉辦青少年籃球比賽97場次,累計受益學生54040人次。
-
032016年起,基金會履行更多行業責任,于2017年正式加入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多年來,基金會通過聯合資助的方式,從公益人才培養、組織能力建設等多個議題支持省內乃至全國數個公益項目,推動公益行業發展,弘揚社會公益正能量。
項目成果
重要支持項目匯總表 序號 項目 內容 1 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 2018年,恒申慈善基金會加入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組委會,通過參與基金會論壇相關工作的方式,積極支持、推動行業的建設和發展,并于2019年成年論壇輪值主席。 2 福建公益沙龍 項目聚焦公益文化,深耕福建精神,每月以沙龍的形式,定期舉辦各類不同主題的培訓或工作坊,促進福建公益行業的交流,提升公益從業者的專業技能。 3 福建省公益傳播班 項目以培養公益人才、支持公益傳播發展為目標,課程采取線下集中授課為主的方式,穿插實踐、游學、參訪等多樣形式的活動內容,助力福建公益人才傳播能力的提升。 4 寬疾計劃 項目旨在培養一支專業的醫務社會工作隊伍,持續地為病人及家屬提供“非醫學診斷和非臨床治療”服務,讓醫療服務更有溫度;同時為福建省提供系統性、可復制的醫務社工服務經驗,培育醫務社工人才。 5 領跑者計劃-福建基金會發展支持項目 支持福建省內具有一定資金優勢、尚未參與過資助或曾經參與但未持續進行資助的企業基金會提升資助意愿、意識和能力,充分發揮其資金效用,促進福建公益生態的良性互動與發展。 6 領頭雁計劃-福建省青少年社工能力提升實踐計劃 以《兒童能力發展指導手冊》為指導,通過“專業集中培訓+活動前中后期線上督導+線下督導”的形式,提升青少年社工的實務能力,更加有效的助力留守、流動及困境兒童成長。 7 束脩計劃-公益人才學習支持計劃 項目旨在為福建省內公益慈善從業者外出參與培訓、會議、考察、參訪等活動提供資金支持,同時搭建共學共享平臺,助力公益人成長,推動行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共融。 8 香柏計劃-社區治理創新研究平臺 培育社區基金會職業經理人項目,提升我國社區基金會職業經理人專業能力,搭建全國社區基金會合作交流平臺。 9 香草計劃-福建全職公益人基礎能力訓練營 面向省內具備一定基礎能力需要進入發展提升階段的公益機構,對機構負責人與核心骨干層級的全職公益人提供全面系統的籌款基礎能力訓練,為助力福建本地公益人成長。 截止2021年,已累計投入資金198.36萬元
-
04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恒申基金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作,捐贈公益善款,用于穩定扶貧、壯大村集體經濟、幫扶社會困難群體。
2017年,基金會向福州市扶貧發展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用于扶持甘肅省定西市及下屬地區的科教文衛事業和“五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及精準貧困戶的脫貧項目。
2018年,向福建省慈善總會捐贈100萬元,其中90萬用于政和縣慈善總會建立“政和縣脫貧專項基金”并由縣委縣政府統一調劑使用,專項用于特困戶的脫貧工作,10萬用于先天性心臟病兒童術后困難補助;2019年,向福建省光彩事業促進會捐贈500萬元,設立“光彩會恒申公益基金”,用于光彩扶貧、公益慈善、救災、教育等補民生短板項目等。
除了與政府相關部門合作,基金會還資助那些也在為助力國家精準扶貧而工作的民間公益組織,通過支持他們開展項目的經費、辦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搭建平臺讓這些公益組織相互學習交流扶貧工作經驗。截止2019年,基金會已累計投入扶貧資金2486.92萬元。
因多年來堅持幫扶貧困鄉鎮的大愛行動,恒申在2019年榮獲福建省“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稱號。
同心光彩助學
暖冬行動
-
05面對突發重大自然災害及公共衛生事件,恒申基金會與廣大受災群眾攜手共度難關,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持續關注災區重建工作。
2016年,閩清“7.9”特大洪災,基金會向閩清縣受災嚴重的省璜鎮前峰村捐贈了50萬元援助資金,用于開展省璜鎮前峰村受損鄉村道路、防洪堤岸及公共基礎設施的修復;同時,基金會還分別為兩所希望小學提供了5萬元資金幫助其修復損毀的校園公共基礎設施;并資助10位家里受災嚴重且經濟困難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合計6萬元助學金。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國,恒申慈善基金會成立基金會抗擊疫情工作小組,建立疫情反應機制,向福州市政府、長樂區、連江縣政府及湖北宜昌地區部分醫院捐贈醫療防護物資,馳援戰“疫”一線工作。截止2020年4月27日,累計捐贈新冠肺炎疫情物資及資金人民幣605.13萬元。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受到極端強降雨侵襲,多個地市出現洪澇災害,由于受災面積廣、水勢深且雜物多,在一線救援人員救援過程中,沖鋒舟及皮劃艇經常被一些上游沖下的木頭雜物及水下尖銳的物品劃傷,馬達也容易損壞,這危及到救援人員生命安全,同時也對救援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饡私馇闆r后,迅速聯系有關廠家,采購量合計價值27.45萬元的救援艇及船外機,加急發往河南省新鄉市。這批物資將分別由羅源藍豹救援隊及四川青年志愿者協會接收并調配給各民間救援團隊使用。
2021年9月,福建疫情爆發,炎炎夏日的廈門陷入疫情恐慌,全面進行核酸檢測,由于氣溫較高,給核酸檢測帶來了難度,許多工作人員因此中暑。恒申基金會了解到當下需求,緊急采購近1.8萬元降溫冰塊用于支持廈門市核酸檢測工作。之后又了解到廈門同安疫區民眾缺乏口罩及消毒液,恒申基金會廈門市同安區恒星義工協會的協助下采購3萬元的口罩及消毒液捐往基層社區供民眾申領。。
2021年10月初,山西持續強降水4天,175.71萬人受災,12.01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84.96萬畝農作物受災,1.7萬余間房屋倒塌。為了提升救災效率,加強內外部資源的合作,山西省社會力量支持山西抗洪協調平臺臨時成立作為社會力量協調當地抗洪救災工作。恒申基金會捐贈5萬元用于該團隊助力山西群眾順利度過難關及開展災后重建工作。
2022年3月,福建疫情形勢嚴峻,為支持福建省內社會組織參與防疫工作,3月23日,恒申慈善基金會與福州市社會工作聯合會共同發起“恒申抗疫行動-福州專項”以資助面向福州地區開展疫情防控并在一線工作的社會組織。截至3月31日,基金會共收到88家申請,秉持"疫情重點區域優先、防疫工作急迫程度、申報內容清晰明確、服務特點鮮明、七日內相同服務未接受過其他同類型資助"等原則及規定,項目組對所有申報的機構進行評審,最終支持43家機構,資助防疫專項資金209256元。
向閩清縣省瑛鎮前峰村災區捐贈
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
孝感中心醫院
馳援河南
廈門抗疫
山西抗洪
山西抗洪
抗疫小額-福建省陽光救援隊
抗疫小額-馬尾區青年志愿者協會
